联系电话:0791-86263989

当前位置:首页 > 政策法规 > 拍卖常识

拍卖案例分析的解题方法(二)
  
拍卖案例分析的解题方法(二)
刘双舟
 
    第四个特征是精心加工。什么样的案例可能成为考试中的案例?拍卖实践中的疑难案件是否会成为考试中的案例?每年考生都会这样的问题。可以肯定地讲,现实中的案例不管它容易还是疑难,都不会直接成为考试中的案例。因为考试中的案例有自己的特征,都是人为加工的结果。考试是有目的性的,考题必须要符合考试的目的,因此就必须有可考性。这就要求必然要有一个加工过程,这个过程就叫“命题”。考试中的案例是命题人员经过自己的思维,按照法律的规定创造出来的。有的可能参考现实生活中的案例,但并不完全相同,因为命题人员必须通过加工使题目具有“可考性”。有的案例则纯粹是命题人员自己造出来的,现实生活中很难发生。案例分析题一般由两部分构成。不论是传统的综合性案例分析,还是后来增加的选择型案例分析,都不例外。一部分是题干,就是我们平常讲的案情;另一部分是问题,就是考试中要求考生回答或通过分析做出选择的部分。案情的设定遵循“因法设案”的规律,一般是从法条到案例。首先确定要考哪一个或哪几个法律条文,然后再依据这些法律条文来设定案情,而不是相反。真正考试中的案例不但与拍卖实践中的真实案例有区别,与我们教材中的案例也是有区别的。教材中的案例很大一部分是真实的案例,是先有案例,然后再找法律依据,按照法律规定来分析案例。而考试中的案例是命题人员经过自己的思维,按照法律的规定加工出来的,一般都具有明确的“考试”目的。
    对案例进行加工的过程主要包括这样一些内容。第一,语言文字的加工。即通过加工使案例变的更为简洁,以便减少考试中的“阅读量”,为考生节省宝贵的时间。从历年的考题可以看出,真正的考试案例的语言是非常简洁的,没有一个字是多余的,包括标点符号,都是有其特定“含义的”,字里行间都在传递考试信息,而考生应当找的“法律依据”就藏在这些细微的信息中。因此,考试时一定要认真阅读给定的材料,不要放过任何一点蛛丝马迹。
【例】长城拍卖公司成立于2003年,注册资本5000万元。出于开展业务的需要,长城拍卖公司计划成立一家分公司。
关于长城拍卖公司成立分公司必须具备的一个条件的表述,正确的是(   )
A.长城拍卖公司应当最近3年连续盈利,其上年拍卖成交额超过5000万元人民币;
B.长城拍卖公司应当最近2年连续盈利,其上年拍卖成交额达到5000万元人民币;
C.长城拍卖公司应当最近2年连续盈利,其上年拍卖成交额超过5000万元人民币;
D.长城拍卖公司上年拍卖成交额达到两亿元人民币。
    举这个例子是想告诉大家,考试的案例都是经过加工的,加工的第一项任务就是要使语言简洁。
    加工的第二项任务是设定案例的情节。案例的情节包括两类:一类是传递正面信息的情节,即引导你作出正确判断的情节,大部分属于这种情况;另一类是传递反面信息的情节,即命题者故意安排的干扰信息,我们俗称“圈套”和“陷阱”。拍卖师资格考试不像考驾驶执照,只有符合条件的,都让通过。拍卖师资格考试带有一定的“选拔性”,考试必须要能将考生分出个“三六九等”来。通过设定干扰信息来使考生的成绩拉开距离,便于国家选拔。所以考试中经常会出现“声东击西”的情况。
    这就是加工的重要性。考试中的案例与拍卖现实中的案例是有区别的,都是经过认真加工的案例。现实中的疑难案件大家要关注,有可能成为考试案例的素材,但从来没有出现过照搬现实案例的情况。经过加工的题目必然具有一个特征,即不再是疑难案件。即便以现实中的疑难案件为原形,也要进行加工,使案例本身不再具有疑难性。考生不会做的原因并不是考题疑难,而是考生的基本知识掌握的不够扎实。所以在案例分析考试中,注重基础知识是非常重要的,案例分析没有任何捷径可走,只能踏踏实实地看书、思考和总结。历年来考试本身确实不能算难,更算不上偏题和怪题,是否通过主要还是要靠自己。
    第五个特征是侧重能力。目前案例分析的题型已基本上趋于稳定。不但有了教材,而且有了《考试大纲》,明确了考试的范围。考试大纲中要明确告诉了考生每一门考试科目试卷的题型结构和分值分配。所以拍卖师资格考试越来越规范了。
    今年的案例分析题型与24期的题型基本一致,还是由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综合案例题三种大的题型构成。在考试题型走向稳定的同时,案例分析考试也越来越注重对考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考查了。
按照拍卖师资格考试的要求,考生都应当是有一定拍卖从业经验的人员,因此结合拍卖实践来考查实际能力历来是案例分析考试的一种重要目标,但是由于以往考试不够规范,这一要求的体现不是太明显。从19期开始,能力考查成为了考试的一个重要特征。
    第六个特征是追求通说。案例分析的考试重点是拍卖法以及与拍卖联系比较紧密的一些法律。但是拍卖是一个新兴的行业,拍卖法颁布也才10年多,拍卖业还不成熟,对拍卖理论研究还非常肤浅,而且研究人员也非常稀缺。因此实践中,对于拍卖法还存在许多争论,有许多问题到今天为止仍没有定论。因此,在考试命题问题上,就必须有所选择,选择那些没有争议的或认识一致的问题来考试。我在编写《案例分析教材》时,将关于拍卖法的争议分为了三种类型,对不同的类型的争议采取了不同的方式对待。
    第一类争议是认识错误造成的争议,这些争议实际上可以用现有理论解释清楚,我就通过分析点评尽量予以澄清和解释。这类争议事实上已经不是争议了。可以纳入考试的范围。比如拍卖的竞价条件问题,即一个竞买人是否可以拍卖的问题。
    第二类是拍卖界有争议,但是没有本质上的争议,对于这类争议,我在写教材是就采用了拍卖界的通说为准。比如落槌的同时又有人应价,拍卖是否成交的问题。这类争议问题是可以考试的,只不过要以拍卖界大多数人的“通说”为评分标准。
    第三类争议是由于立法上缺陷造成的争议。这类争议在拍卖法修订前无法解决。这样的问题就在教材中点出,或者仅作为每章节后的思考题供大家思考。如拍卖师主持权的具体内容,强制执行中人民法院的地位,强制拍卖中的佣金比例等。这一类争议不会成为考试对象,或者仅作为“干扰信息”来使用。
第七个特征是“不漏细节”。前面我们举了一个单项选择题,大家可能已经感觉到了案例分析考试是非常细致的,细到连标点符号都不放过的程度了。除了考试注重细节外,考试还是非常全面的。可以说案例分析考试就法律条文的意义上讲,不存在所谓的重点法条问题。尤其是拍卖法,可以说每一个法条都可能考试,而且重复考试的几率很高。所以在考前辅导中无法划考试重点。
    最后一个特征是考试“紧扣大纲”。我们现在有了教材,但大家一定要正确对待和使用教材,因为从案例的角度讲,考试是可能超出教材的。大家可能会问,既然有了教材,为什么考试还有可能超出教材呢? 对于这些疑问我在这里再说明一下。我说的考试会超出教材是指:考试的案例不一定是教材中的原案例;考试涉及到的法条范围比教材大。因为案例教材与一般的理论教材不同,内容总是有限的,它不可能穷尽所有案例。
    首先,考试案例会超出教材案例。作为案例分析的教材,所选择的案例只能是典型案例,数量总是有限的,不可能囊括所有的拍卖案例。考试涉及到的知识点应该是教材中的内容,但是考试的案例本身不可能采用教材中的原案例,而是命题人员选择和加工的考试案例。考试案例与教材案例是有区别的。教材选择的案例有所侧重。按照原有的编写规划,这本教材共设计了24个章节,除了现有的12个章节对反映拍卖共性的问题运用案例进行分析外,还有12个章节是按照不同拍卖标的物进行的案例分析,比如文物艺术品、机动车、房产、土地、证券、无形资产等。在编写的过程中,考虑到时间的紧迫以及教材作为考试用书的篇幅,决定选择其中总论的部分章节作为考试教材的内容。因此,教材中选择的案例侧重于拍卖共性的案例,拍卖个性的案例,即各种不同拍卖标的的案例数量较少。但是涉及不同标的的拍卖知识也是要考的。虽然占的比重较小,但却不能忽略。
    其次,考试涉及的法律法规会超出教材的范围。教材中每个案例后都附有相关法律法规,但是这只是与典型案例有关的法律法规,数量毕竟是有限的,关于法律法规的范围,大家在复习时要以<</SPAN>拍卖相关法律与规则>为主,当然教材中所附的法律法规应当是复习重点。教材中每一章都由多个案例构成,每个案例实际上包含五个部分:分别是典型案例、基本问题、要点提示、分析点评和相关链接。“导论”中第四部分,即“教程的体例安排”将五部分的不同作用都作了简要介绍。 “典型案例”的主要作用在于直观形象地再现理论知识和法律规定在拍卖实践中的多样化反映。“基本问题”是依据典型案例,结合考试大纲对掌握知识程度的要求归纳出来的,是通过学习案例本身必须要掌握的核心知识。“要点提示”是对基本问题的提示性解答,其主要作用在于引导大家学习和掌握拍卖法案例分析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在考试答题时,考生回答问题至少要达到这个程度。“分析点评”是对案例所涉及理论和知识的详细分析和扩充,是运用拍卖法基本原理和知识对相关问题的归纳、总结和对不同观点的分析点评。这是每个知识单元中最重要的内容,其范围不限于典型案例所直观反映的知识内容。为了帮助大家准确把握分析点评所涉知识的范围,一般在正式分析点评之前,我会用一句话对每个典型案例所涉及的知识点进行简要归纳。所以,这句归纳的话很重要。考虑到拍卖活动涉及到的法律规范非常广泛,为了帮助大家有针对性地掌握除了拍卖法以外的其他法律中与拍卖活动密切相关的法律规定,我在每个知识单元中特意安排了“相关链接”这样一个内容,其主要作用是对案例及分析点评中涉及到的具体法律条文和知识背景的汇集。
    从历年考试情况来看,考试涉及到的知识点、解题方法、思路和原理主要还是教材中的内容。但需要强调的是,教材中所收录的“典型案例”一般不会是考试案例,至少不会是考试案例的原题。对教材中典型案例要活学活用,不要死记典型案例的案件情节和人物故事,而要重点掌握典型案例所反映的拍卖法原理和知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